大学校园的主人翁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创新的主体,师生间思想、思维的互动,精神上的相互激励是校园里萌发创新的土壤。因此,大学培养人才,营造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是:有一批优秀教师。刘小红老师是西安华西大学的一位专业英语教师,2002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高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工作中她刻苦钻研,善于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育人方法,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是她授课的常用方法。
校周五,现代管理学院的一堂英语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影响。
授课的刘小红老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篇课文,文章内容大概是这样:一位英国绅士去意大利旅游,一天他走进餐馆坐在椅子上(Sat down at table),服务员进来时(the waiter came)英国人张开嘴(opened his mouth)把手指头塞进嘴里(put his fingers in it)。他用这种方式对服务员说:“快给我找些东西吃,”服务员很快给他送来一杯茶(brought him a cup of tea)英国人摇了摇头(Englishman shook his head),服务员认为他不想喝茶就给他换了一杯咖啡(brought him some coffee),英国人非常饿一点不觉得渴,他看上去很伤心(looked very sad)。服务员每次给他送来喝的东西他都摇头(shook his head),服务员送来啤酒,汽水等,他正准备离开餐馆时看见一个游客进来,游客看到服务员后把手轻轻地按在肚子上(Put his hands ON his stomach),几分钟后服务员给客人送来吃的,英国人这才明白了他为什么要不到东西吃。
刘老师在讲这个情节时找了三位学生分别扮演了英国人、服务员、游客的角色,将课文中的10个动词,10个动作生动地表演出来,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点。这种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角色的情景教学法做到了教学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统一,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老师在培养学生,反过来学生也在培养老师。老师对学生的悉心关爱,教导乃至敬畏同样在塑造着师者的个人形象。刘老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课堂上发现学生打盹、睡觉、走神时她总是和蔼地让他们主动站起来,让他们出去走走清醒一会再来听课。大教室上课时学生人数多大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生也容易困乏,刘老师鼓励前后左右的同学相互关照,相互提醒,从而减轻了维护课堂秩序的压力,提高了授课效率。
刘老师讲课时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热情很高,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回答刘老师的提问就好像和朋友交谈,一点都不觉得紧张,回答时我从不担心答案的对错,有时既是答错了刘老师也会微笑着点点头,帮我分析答错的原因,直到我彻底弄懂她才放心。”好多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习惯的站在讲台上用手指,刘老师却不这样做,她总是亲自走到学生前伸出右手做出一个礼貌的手势并亲切地说:“同学,请回答这个问题,”答完后她同样礼貌的示意学生坐下。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课堂上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地产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和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专业过硬、尊重学生、教学有方、育人有法、待人可亲,这就是刘小红老师。学生因有这样的老师自豪,我们因有这样的老师而骄傲。
(宣传部/贾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