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szb.gsjb.com/jjrb/html/2011-08/05/node_2.htm
西安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右)与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中),兰州大学新闻与
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骝(左)亲切会面
2011年8月1日,首届范长江研究高峰论坛暨《中国西北角》出版75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安华西大学等近40所国内知名大学的专家及学者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在会上,来自西安华西大学的参会代表与兰州大学的有关领导就双方下一步深层次合作进行了充分探讨。西安华西大学为什么与全国知名大学同时在会上被高调提及?民办高校校长为什么会走进兰大?作为唯一一所代表全国民办高校参加此次论坛的西安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再次成为与会代表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2009年西安华西大学二十年校庆之际,兰州大学就委派有关领导前往出席,进行友好交流。此次活动是西安华西大学准备实现该校传媒学院与兰州大学等诸多新闻媒体互动、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对接的重要内容,更是西安华西大学联合国内知名高校,整合全社会资源、培养实用型人才、探索教学新模式的组成部分,是知名公立学院与深入人心的民办大学强强联手的全新起点。
记者了解到,在21年的办学过程中,西安华西大学在校长王明亮的带领下不断摸索、锐意进取,硬是在民办高校的“洼地”开出了一条创新之路、蜕变之路,将民办高等教育从一种全新模式提升成为一个品牌。这个品牌的核心就是延安精神、综合素质培养、教育扶贫、教育公平、社会实践、自立为本、自主创业。
联合名校携手企业
拓宽学子就业路
一个人的思想可能影响一群人,一群人的思想可以影响整个社会,整个社会的认同、共识就会影响一个时代。华西大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实现了民办高校全新办学模式的标杆效应。
华西模式是西安华西大学一群人的智慧结晶,当这种群体智慧正在影响整个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时候,西安华西大学的园丁们还在创新着自己的办学理念,丰富着创新的办学思维。他们用海纳百川的浩瀚和厚积薄发的力量使这所大学一天一个新模样,一年一个新气象。
联合全国知名高校形成合力,学习借鉴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携手全国各种企业掌握最新的用人需求、动向,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是当下西安华西大学发力下一轮教育革新的战略目标。
2011年4月20日下午3点25分,中南大学、西安华西大学合作签字仪式在华西大学向阳校区1号教学楼隆重举行。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宏,华西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明亮等双方院校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强强联手的时刻。王明亮校长在签字仪式上这样说道:“几年来我校相继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高校成功地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合作的核心在于教学,在于学生的质量,只有合作才会使大学有很强的生命力,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2011年5月8日,西安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同前来华西大学参加中国民办大学发展研讨会的各中学校长代表畅所欲言,倾心交谈,共同探讨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思路。并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昆池职业中学、甘肃省平凉市阿拉伯语学校、甘肃省平凉市英才高级中学等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
甘肃省平凉市英才高级中学校长李雄国认为:“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可以说是随意而来,满意而归。来学校的路上我还在犹豫,到底该不该参加这次会议。来到学校后我的犹豫全打消了,在这里我看到校园整洁,环境优美,学生朴实、热情又充满活力,让我感受到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昆山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扎实的实习就业平台,这使我们由过去零散的勤工俭学迈上了有组织、有保障、有规模的社会实践新高地,它的建立标志着我校的社会实践工作推向了一个更新更快的发展阶段。”这是校长王明亮在西安华西大学与昆山经济开发区“区校合作联盟”校企合作签字仪式上的讲话。许许多多的企业与单位都留下了王明亮校长与他们精诚合作的喜悦气氛和忙碌身影。
这位校长在许多场合都提及“保障”一词。对于80后90后的毕业生来说,最惧怕的是保障问题,害怕一毕业就失业的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支撑着学校领导常年为了学生就业奔波在各个企业与单位的信念就是,自己可以多流几滴汗,少回几趟家,绝不能让这些有志青年因为就业难而对未来失去信心。
面对市场定向培养
以社会需求定教学要求
这是西安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在2011届应届毕业生毕业推介会上的讲话,记者摘录部分展现华西模式的实用性:
各位企业代表:
你们是华西大学办学和发展的支柱,你们是我们的朋友,我代表华西大学广大师生和家长代表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真挚的谢意。
今天的推介会我们是有选择的,企业也是有选择的,两边都满意,才能合作。大家今年选到了合适的人才,我们以后可以继续合作,如果一个学校,有很多的企业支持,它才是有发展潜力的,对它的发展和它的学生来说,都是个优势。没有企业,我们很难办学;没有用人单位,我们的学生到哪儿去就业?
我们前段时间到昆山去,他们给介绍的20家国际型大企业,我们机械学院的优秀学生已经进入“三一重工”实习锻炼,今天的推介会只是我们与企业合作的形式之一,所有的合作都是生活中、工作中、合作中建立的友谊。但是,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对口就业,可以说百分百就业,且供不应求。但是如何才能对口就业,这才是我们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推介会是个双向选择,毕业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岗位,企业选择合适的员工,这个双赢的模式是我们举办推介会一如既往的宗旨,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持续下去。
在华西大学2011届毕业生就业推介会上,天津中友公司、东山电池工业有限公司、杭州临安新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00多家企业前来招聘,上千名毕业生成功签约。
记者在推介会现场感受到了华西推介会与以往其他推介会、招聘会不一样的气息,这里的签约成功率相当高。据华西大学毕业生介绍,这种推介会每年都有,用人单位种类齐全,当代大学生就业最怕跳不过“眼高手低”的障碍,华西大学的学生认为对方只要能提供自己满意的岗位,他们会考虑先就业,再通过自己的努力,三五年内在单位脱颖而出,实现自身价值。记者现场采访了天津中友公司董事长赵中友,他说:“华西大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长期以来华西学生以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给我们公司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感谢学校,鼓励更多优秀毕业生加盟我公司,公司董事会决定特向农学院捐赠50万助学金。这次公司计划招普通员工100名,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若干名,基本工资均在1500—3000元之间。”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用人需求,西安华西大学下设30个院系,共开设120个专业,除专业课外,学校推行“大学学历+职业技能+社会实践+健康体质”的培养人才机制,实施准军事化全封闭式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在校期间可选择第二专业,加强社会实践,进行高等职业技能培训,使毕业生一专多能,一人多证,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西安华西专修大学毕业生始终保持98%就业率,可以说让社会需求定教学要求正是让华西大学实现高就业率的法宝。
用延安精神育人
以素质教育为本
“大学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好的做人标准的习惯,好的反向思维的习惯,好的独立自主的习惯,好的奉献合作意识的习惯。延安精神传万代,立身教育安天下,用延安精神办学,用华西模式育人,一直以来,我校倡导的自立自强精神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是西安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提出的,也是华西大学教书育人形成华西模式的精髓所在。
社会实践是西安华西大学用延安精神育人的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对华西莘莘学子们素质教育的检验。有位同学这样总结他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更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在实践中,我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蕴涵着甘甜。社会实践,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社会的不易,在社会中体验到生活的艰难,在生活中体会到人生的乐趣。”
华西模式的成功和西安华西大学的每位师生息息相关,他们之所以能够和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保持高位的就业率,正是品牌的力量,这种品牌,是靠每位学生、老师、领导和校长一起奋斗而来的。
记者手记: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的大篇幅报道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聚焦三农的镜头关注,本报记者也有幸与这所近几年发展迅猛的民办高校零距离接触,首先从接触王明亮校长本人开始去追寻他所带领的整个团队,这位从延安走出来的陕北汉子,将自己“立身教育安天下”的星火已经在全国燎原。从自己险些上不起学到让全国贫困有志青年都能上得起大学,真正体现扶贫之基、扶贫之重的“教育扶贫”,王明亮和他这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成为了民办高教事业长河中的不朽群雕。甘肃省副省长石军这样评价过王明亮的团队———教育是大事,民办教育是大事,能实现民办教育扶贫更是大事中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