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抗大”让贫困有志青年都能上大学
抗大诞生在抗日烽火中,1937年红军大学迁往延安并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并亲自为学员授课。抗大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是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抗大办学10年间,共为民族解放战争培养了10余万名军政干部,他们在抗日战争中成长为中国的栋梁之才。
斗转星移,新时期的陕西秦岭北麓,一座现代化的学府正在蓬勃崛起,这就是西安华西大学—新时期的抗大,一方充满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的热土。
2002年3月,34岁的陕北后生王明亮接任华西大学校长,成为中国民办大学最年轻的校长。上任之初,王明亮就明确提出“教育扶贫,信贷助学”的办学新理念。面对学校发展受到地理环境限制,无法扩大规模等实际情况,王明亮提出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把华西大学办成“新时期的抗大”的奋斗目标。同年6月他带领一支小分队开进了位于西安市东南30余公里,占地300余亩的一个研究所,开始了学校的第二次创业。到新生报到时,一座崭新的生态校园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当年进驻学生和教职员工2000多人。
2003年底,他们发扬南泥湾精神,自筹资金,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美化校园。坚守3年,将一座军工研究所改造成为了花园式校园。纵贯校园的红河21级水坝像穿成的一条珍珠手链,每到夜晚,五光十色的校园灯光和河道景观灯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实现了华西大学办学14年来的量的飞跃。
2009年10月,王明亮高瞻远瞩,在杨凌农科城投建现代化创业园区,打造百业兴农的主战场,以创业带动就业,占地千亩的新校园即将竣工,真正实现了从“窑洞大学”到现代高等学府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坚定办学理念,王明亮多次带领一班人北上延安寻根,在延川县,大家看到,王校长曾经上学的地方就是延川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中央转战陕北时召开重要会议的地方,在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大家每走进一孔窑洞,思想上就受到一次震撼,精神上就受到一次洗礼。返回学校后,王明亮主持校委会作出了《用延安精神推动学校教育扶贫持续发展》的决定,他坚定的表示,到什么时候,华西大学坚持教育扶贫的办学思想绝不动摇,把延安精神作为办学之魂的信念绝不动摇,坚守教育扶贫这块主阵地的信念绝不动摇。“家长出一点、自己省一点、学校担保贷一点、社会实践挣一点、学习优秀奖一点、社会各界帮一点”帮助贫困有志青年完成大学学业的华西扶贫模式,成为莘莘学子实现人生理想的阳关大道。
2008年西安华西大学推出千县万人助学工程。
2009年西安华西大学寻求万名贫困有志青年上大学。
2010年6月3日,西安华西大学在国务院扶贫中心推出“零学费入学”新举措,让所有贫困有志青年看到了实现人生理想的希望之光。
2011年,王明亮联合全国数百家民办院校,共同建立职教联盟,以大智慧促进大联合,以大教育推动民办教育大发展。以2加1或1加1加1的联合办学模式应对日益凸显的就业危机。
王明亮就是在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中,理出了一条新时期教育扶贫的新思路,那就是:用延安精神办学,用先进文化育人,用教育扶贫立校,用精神扶贫立身,用信贷助学兴校,用华西模式成才。
近年来,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王明亮瞄准未来就业和创业的新市场,采取百业兴农,创业带动就业的新策略,成立了创业基金中心,凡西安华西大学毕业的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发展,项目由学校请专家指导,提供10——50万的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回家乡创业,把教育扶贫的思想进一步升华,让信贷助学工程项目得到延伸。
十年来,华西模式吸引了全国各地数万名贫困有志青年走进华西,投奔华西,目前在校生人数达到22000多人。新时期的抗大彰显了中国民办教育的无穷生命力,用延安精神办学为无数贫困有志青年圆了大学梦。
王明亮,一个民办教育工作者,正在用他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教育的公平、社会的正义作着不懈的努力。用他的成就为延安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用他的行动实践着他的入党誓言。
(文/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