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华西专修大学掀起教育扶贫第三次浪潮
兴盛 贾智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30日 02 版)
华西大学与“中国培训•北银助业贷”强强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民办教育航母,赶超国内二本院校
5月29日,著名美籍华人、中美友好使者陈宗顕先生受聘西安华西大学名誉校长
5月29日,王明亮校长向陈宗顕先生一行介绍华西大学发展规划
5月29日,陈宗顕先生携夫人肖平女士同华西大学师生合影
“延安精神”研讨会在华西大学召开
校企合作
华西大学与沪莱广电科技有限公司、禧马诺昆山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华西大学与中南大学合作办学签约仪式
西安通理国际深造学院与华西大学合作办学签约仪式
王校长亲临南方实践基地慰问社会实践的实习学生
王明亮校长连续10年带领校领导班子春节期间去看望社会实践学生并同大家一起在外过大年
队列显神威
早操俯卧撑训练
王明亮校长与陕西校媒记者合影
2010年,华西大学与德国波罗的海学院合作办学签约
女子健美操比赛
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篮球友谊赛尽显团队精神
华西大学图书馆一角
唯有自立才能自强,才能赢得尊严,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民族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任何时候都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2012年开始,西安华西专修大学与银行合作,推行全方位信贷助学,“不花家里一分钱,实现人生自立梦”,再一次掀起教育扶贫的新浪潮。
一、“减、免、缓”,拉开民办教育扶贫的序幕
上世纪九十年代,教育扶贫只是个概念,1997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四川时提出,“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从此“教育扶贫”一词才正式出现在各种文件中。然而,西安华西大学自1989年建校之初,创始人张崇斌校长就提出了“面向山区,育人扶贫”的办学理念。
建校之初,张崇斌先生秉承教育扶贫的办学宗旨,扶助贫困学生上大学。当时学校在西安电视塔附近,占地只有二十几亩,校舍十分简陋,办学条件特别艰苦。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老校长仍然坚持采取减、免、缓的扶助方式,帮助贫困学生上大学。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他省吃俭用、东借西凑、四处筹钱,在十分艰难地条件下先后帮助了上万名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原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就此为华西大学题词:‘面向山区、育人扶贫’,对华西大学的扶贫义举给予高度评价。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自我造血功能,减、免、缓的扶助措施却让学校越来越贫,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华西大学的教育扶贫事业第一次走入了低谷。
二、“开先河”,吹响民办教育扶贫的号角
一所好的大学必然有一位好的校长。1917年,著名的教育家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他“循思想自由之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大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都曾在北大任职或任教。
2002年,年仅34岁的王明亮在华西大学濒临倒闭的危难时刻接任了校长。王明亮校长曾说:接任华西大学时我就立志要办一所让贫困有志青年能上得起的大学,做一个老百姓心目中的校长。于是,凭着他对民办教育的一腔热情,再加上他在西安翻译学院工作时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学校很快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他认真研究了老校长的扶助政策后,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教育扶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扶贫,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扶贫,体质上的扶贫、技能上的扶贫,思想上的扶贫。因此,他大胆的提出了“教育扶贫、信贷助学、诚信至上、自立为本”的教育扶贫新理念。
2002年6月13日,西安华西大学就在中国民办教育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在北京民盟中央礼堂,面对中央30多家媒体,王明亮校长郑重宣布:西安华西专修大学将斥巨资扶助贫困有志青年完成大学学业。王校长在恳谈会上提出“信贷助学,教育扶贫”理念后,很多人质疑,一是有无担保、二是学生如何还款?当时,很多公办院校很少给学生贷款,主要是我国缺少信用机制和监督机制,贷款拖欠现象严重,所以,没有一家学校愿意为学生担保贷款。这种情况下,王明亮走访了很多企业、银行,最终西安某银行同意在担保的前提下为学生贷款,多家企业和投资者也愿意提供担保,最终形成了企业、学校、办学者共同担保的信贷保障链。一月时间,王校长便拿到了2亿元的贷款担保卡,足够华西学子5—8年的信贷基础,可学生还贷能力的问题依然存在。
分析大学生不能及时还贷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能够及时就业,二是所学专业不对口。三是信贷期限太短。一般来说很多人十年以后才有能力还贷,所以我们国家信贷助学尚处在初步尝试阶段,叫好不叫座,没有真正落实下去。他承诺学生毕业就不了业者不还贷,就业后工资达不到1000元者不还贷,到贫困地区工作满5年以上者免还贷。王明亮校长以超人的胆略和气派,吹响了中国民办教育扶贫信贷助学的号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均在显著位置刊登消息,认为华西专修大学信贷助学开中国民办教育扶贫之先河,是一种新思想、新理念。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必然是艰难和挫折。2004年,学校又一次步入了艰难的困境。当时停水停电,教职工连续18个月发不了工资,面对困难,好多人都动摇了。但王明亮校长毅然咬紧牙关,坚定信念的埋头往下做,他同师生一起同甘共苦,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大冬天他同样身着短袖,陪同学生一起跑早操,夏天当教室里酷暑难耐时,王校长将自己办公室唯一的一台电风扇送到学生上课的教室。有些家里特别贫困的学生吃不起饭时王校长依然带头捐款,并倡导教职员工捐款捐物,开设评价餐厅。
10年来,他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近10万名贫困学子得到了扶助。2008年,推出千县万人助学工程:2009年,在外界条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提出扶助10000名贫困生上大学;2010年,王明亮校长总结西安华西大学20年教育扶贫的经验,又大举推出零学费入学。
西安华西专修大学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出一套“家长出一点,自己省一点,学校担保贷一点,社会实践挣一点,成绩优异奖一点,社会各界帮一点”的教育扶贫新模式。如今华西大学已跨入我国万人民办高校之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全国教育扶贫示范大学”等称号,王明亮校长也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中国民办学校十大知名校长”等殊荣,学校占地面积也从最初的二十几亩扩展到三千多亩,从最初的一个校区发展到四个校区,在校人数两万多人,成为我国民办界的一枝奇葩。
三、“零费用”,再掀民办教育扶贫新浪潮
2012年新春伊始,王明亮校长审时度势,不断解放思想,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积极完善各项扶贫举措,顺应市场人才需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建设,在开放、合作中,坚持创新教育扶贫的办学思想,用个人30多亿元资产与北京银行合作,推出全额信贷助学新举措,再一次掀起民办教育扶贫的新浪潮。自2012年秋季开始,学校继续高举“教育扶贫、信贷助学”的旗帜,创造性的推出“零费用”入学,即“不花家里一分钱,实现人生自立梦”的全新助学机制。它将彻底改变中国学生上大学资金难的问题;将彻底改变农村家庭供学难的问题;将彻底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助学政策。
学校对所有入学新生推行全额贷款助学机制,学校与银行合作担保贷款,每人每年均可获得最高两万元助学信贷。其中包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军训费、服装费、体检费,医疗保险费及各种技能培训费。
办理这项助学贷款只需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或户口本,办理过程中学校遵循学生自愿申请、本人亲自办理、本人知晓贷款、还款具体内容的原则进行集中统一办理,学生办理时先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到助学金办公室填写助学金申请表。申请表审核通过后,由本人在贷款协议书上签字,然后办理借记卡,最后银行以借记卡的形式统一放款。
三年制学生贷款可达到6万元,四年制学生贷款可得到8万元。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可由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寒暑假带薪社会实践的收入还款一半,第二年以同样的方式再贷款、还款,剩余款项毕业工作后3-5年逐步还清。学生在校期间不需要向家里要钱还款,学生毕业后3年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月收入不到两千元也暂时不用还款。
这项助学贷款学生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好处;一是学生上学期间可以完全减轻家庭负担,毕业后自己挣钱还款,实现真正自立自强,靠自己站起来。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使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三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信用机制,毕业后学生可以将这种信用机制转向社会信用,毕业后可申请华西大学30-50万元的创业贷款。
四、鼓励家庭富裕的学生贷款上学,实现自立,是对延安精神的最新解读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助学贷款只提供给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而华西大学一直倡导让家庭富有的学生也贷款上学。王明亮校长常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要振兴中华,离不开对青年一代的思想培养。在新形势下,把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作为对青年一代的思想、精神培养的重要方面坚持下去,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三国时的
刘备,可算是一代英豪,一生东征南讨,纵横驰骋,从贩鞋织席为生到成为蜀汉皇帝。可他的儿子刘禅却是个昏庸荒淫的无能之辈。连诸葛亮这样大智大勇的人都扶不起他,俗称“扶不起的阿斗”。世人曾长叹:虎父何以有此犬子!据新闻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5月24日为期两天的竞选活动中,声称自己也只是在8年前才还清了助学贷款。竞选总统时奥巴马首站来到北卡罗来纳大学,面对在场的8000多名学生,他说道:“我和米歇尔曾经也跟你们一样。大家知道,我现在是美国总统,但也只是在8年前才勉强还清了助学贷款。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马莉娅和萨沙出生后,我们还要为了她们读大学而赚钱。”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富有的家庭越来越多,而精神富有的“富二代”却越来越少了。道德的滑坡、信仰的缺失凸显。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思想,他们缺的不是财富,而是精神。给他们贷款,“贷 ”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一种全新的观念,一种自立的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给广大青年提出五点希望,他勉励广大青年一定要牢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要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不怨天尤人、不贪图安逸,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开辟人生和事业的前进道路。
不公平的是出生,公平的是生活,命运不是弱者的放弃,而是强者的创作。“信贷助学让无助者有助,教育扶贫让有志者成才,自主创业让青年人自立”。用延安精神办学、信贷担保助学、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大力倡导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是华西办学模式的精髓和特色,信贷助学不仅要让无助者有助,更要让那些有可能影响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富二代”自立自强,靠自己的能力站起来,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一个大学办学的根本方向。
五、平等消费,贫困有志青年树立自信的起点
易卜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因为自立的个人才会有所作为,自立的国家才会不受欺负,实现繁荣富强。
陶行知也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这些无疑说明了人要学会自立,更要懂得自立。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长大,许多事情都要自己解决,自己面对。我们不能事事都依赖于他人,因为不懂得自立的人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的共同影响,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学生在进入城市上大学和城市学生一起生活时,农村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总会觉得自己比人家矮一截,很难融入到城市学生的生活圈中。
家庭贫困的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走路低着头,生怕别人说他寒酸。吃饭躲在角落里,生怕别人看到他生活的穷境,精神受到压抑,自信心受到摧残。华西大学倡导艰苦奋斗,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苦行僧”;学校倡导生活俭朴,不是要让学生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喝,这也不敢穿,那也不敢玩,完全脱离现代社会生活;学校倡导平等消费,生活上反对攀比,师生穿着一样的西装革履昂首挺胸,吃着一样的汉堡牛奶自信满怀,提着一样的电脑上课学习信心百倍。学校贷款让大家平等的消费,就是要让它成为树立自信的起点。经济管理学院09级学生段后花深有感触的说:我是信贷助学的最大受益者,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愿望很早就有了,原来我以为十分遥远。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还有妹妹要上学。2011年12月份,我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寒假社会实践。当时,我们在一家企业的流水线上工作。刚开始,我不能适应,也因此遭到班组长的训斥,是同学和带队老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最感动的是,过节期间王校长带着校领导来看望我们,和我们一起包饺子、过大年,还给我们发红包。这让我“出色完成社会实践”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终于,我拿到了自己挣来的第一笔钱,除了偿还部分贷款,我和很多同学一样买了电脑。王校长那句话我永远也忘不了: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没有人格上的独立,更没有思想上的独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真正地站起来、强大起来,自信起来,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
鼓励学生贷款,提倡平等消费,这将会给所有学生提供一个走向自立的平台,这样既可以减轻家庭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又能鼓励学生合理消费,培养他们逐渐掌握科学的理财方法。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摆脱因为花父母的血汗钱而不敢消费的观念,从而引导他们逐渐走社会正常消费之路。
六、军事化管理,精神扶贫不可或缺的主课
陕西高校传媒联盟副主席、西安体育学院“锋尚西体”记者温融对华西大学的军事化管理十分感慨,在采访中说:中国的教育改革在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改革在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华西教育就是民办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同学们整齐划一的队列、饱满的精神风貌、非常规律的生活习惯,让我觉得很惊讶,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校“新三好”的标准我们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概念,这在国内高校里是非常具有创新性,非常具有推广意义的。
学生张萝莉说:我们大部分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生活习惯和精神风貌与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学校从实际出发,采取“思想品德+大学学历+职业技能+社会实践+健康体质”的华西育人模式,不断强化的“早操训练、形象礼仪、演讲能力、办公自动化、实践实训、专业技能”六部曲的华西育人特色以及“准军事化”的特色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青年散漫的生活习惯,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
学生王建峰说:精神是一个人的力量源泉。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王明亮校长不管工作有多忙,不管他在什么地方,都要赶到现场精彩的演讲,用他那精神饱满的形象、慷慨激昂的情绪去影响师生;从不同角度阐述精神、信仰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他常说:精神扶贫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自立自强的精神,健康向上的人格,诚实守信的品质,努力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是全面教书育人,不断完善发展自我,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要求。同时,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因经济的贫困而导致的心理精神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进一步从根本上挖掉“穷根”。
学生李金生说:军训和早操是管理育人的第一步,使我们在锻炼体魄、磨练意志、增强团队意识的同时更坚定了成才先成人、成人先自立的信念。每天步伐整齐的行进在“延安大道”,从春走到秋、从夏走到冬,我们走出了精神,走出来自信。每周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增强了我们的爱国意识。学校组织我们参加社会实践,使其在经济上得到扶助,脱离了对家庭的依赖,经济上的扶助也实现了精神上的扶助。通过这些养成教育及规范化管理,使我们精神面貌及生活习性发生了质的变化。
西安交通大学“杂志社”记者宋生辉在采访中说:有件事让我觉得很感动,在队列中有个女孩晕倒了,我听到她说了一句话:“老师,对不起”。这让我觉得很震撼。从这个学生的身上我感觉到,在这种规范的管理之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大家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机械、被动地接受。学校因材施教,让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这里是思想的殿堂,是精神的家园,是一个让梦想起飞的地方。华西大学的学生让我感觉到了另外一种活力。
七、社会实践 ,构建诚信社会的平台
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措施,已经成为华西大学检验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标准;成为大学生成功和自主创业的最佳平台;成为大学生用自身能力和素质让企业和社会认可自己的过程;成为严谨管理与亲情化管理的集中体现;成为大学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催化剂;成为全面提升华西教育社会影响力的契机。
2006年起华西大学率先大规模统一组织学生赴经济发达地区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近几年,学校与数百家知名企业和用人单位强强联手,创建学生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完成学费和生活费的自给自足从而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近万名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数百家企业纷纷与我校签订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协议,我校的校企合作也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巨大进程。
2010年10月,我校与江苏昆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合作成立昆山实习实训基地。我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开展已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华西模式下的社会实践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西安华西大学10年来探索出的“信贷助学—军事化管理—社会实践—自主创业”这一模式,成为了教育扶贫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可靠保障。也创造了华西大学教育扶贫一种神话,师生真的不花家里一分钱就能完成学业、成家立业。
留校生赵华平:我来自四川达州,2004年进入华西大学,就读音乐专业。父母均以务农为生,家庭经济状况十分紧张。入校时,父亲送给我一句话“专业学习一定要做到最优秀,生活上向最低标准看齐,吃饱穿暖就行了”。
为了能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004年11月我进入学校一家餐厅当上了小红帽。工作还算简单:就是在学生用餐高峰期帮忙端端碗,用餐结束后帮着收拾卫士。一天工作3个小时,餐厅管中午晚上两顿饭。一顿饭按5块钱计算,一个月300块,每年在校时间9个月,4年下来我就能为家里省下10000多块钱。这笔钱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每年寒暑假,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不仅偿还了贷款而且还有了积蓄。虽然,我可能比其他同学苦一点、累一点,我这样做,父母就不会为了给我借钱老看别人的脸色,甚至遭人白眼。做人,最重要的是尊严,家庭的尊严、自己的尊严。我付出劳动,得到的是自立、是心安、是“华西大学合格学生”的评价。现在我已经是华西大学一名留校教工了。2010年10月份我结婚了,在学校举办了婚礼,婚礼仪式虽然简单,但我心里坦然,因为结婚的时候我没有花父母一分钱。
电话采访:(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杜茉局长) 我们开发区与华西大学合作已有六年了,每年我们都选择一批优秀企业,采取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把学生的寒暑假勤工俭学与未来就业统筹安排;实习与实训相结合——把学生的顶岗实习和专业实训统筹安排;培训与就业相结合——把学生的岗前培训纳入合作企业岗位培训;合作办学与合作育人相结合——企业出资合作办学、育人,为企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校企合作,一是解决了在校学生经济困难的问题,他们可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完成大学学业,学会了自立自强,培养了自尊自爱的人格精神,仅这一项,每年就有上万个家庭直接受益;二是在寒暑假工学交替,使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了所学专业的指向性,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三是学会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企业、感恩社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和工作机会;四是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明确了就业的定位和方向,为对口就业、合理择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把合作企业变成教学实践基地,有效的降低了教育成本;六是为学校如何办学如何育人提供了准确的定位依据,学科设置更加科学,办学的方法更加灵活,育人模式更加接近市场需求。七是为诚信机制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有了还款的能力,学校有了持续贷款的保证。
华西大学已经与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常熟经济开发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等政府有关部门成功合作,由政府主导、银行贷款、学校担保、企业委培、零学费入学、无障碍就业的合作办学育人新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校企合作、社会实践,为教育扶贫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信贷助学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为构建诚信社会建立了机制保障,将会使华西大学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理念更加地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促使华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华西教育的影响力产生质的飞跃。
八、自主创业,实现人生自立的最佳方式
温家宝总理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 2009年,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与其一百个人去抢一把椅子还不如自己去造一把,在就业压力异常严峻的今天华西大学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2009年初,王校长就在全校教职工开学大会上提出了“百业兴农”的重大举措,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家乡创业。以创业的方式带动华西大学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业方法。学校聘请十大创业人才进校园,百名专家上讲台,给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创业知识,不定期的邀请优秀的企业家、创业成功者来校为学生做创业讲座。
学校还在全国开辟上百个创业基地,建立了上千个中小型农场。每个基地由学校投资10—50万元作为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同时学校与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创业基金会达成共识,对每个创业基地给予3—5万元的资金扶持。
05级的毕业生、甘肃庆阳的马海洋就是自主创业的一个案例。他虽然在西安有一份月薪4000元的工作,但他觉得就业不如创业,最后他想辞职回家乡去创业。他回到母校,请求与学校合作、支持帮助他创业。他说我需要申请贷款,需要学校的声誉和品牌,希望通过学校与当地政府洽谈,协助我完成我的创业计划。经过学校的考察和与当地政府的协商,今年他顺利承包下了五千亩土地栽种木瓜。木瓜树五年之后才能挂果,才能有所收益,这意味着他将埋头艰难地干五年。他有勇气回到家乡创业,有毅力坚持靠自己站起来,这一点是十分可贵的。
合作才能共赢,合作才能发展。华西大学今后将要同全国上千所中学合作,共同传播延安精神,倡导青年人自立。在全国要新建上百个农场,大力推进百业兴农,鼓励学生回农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产学联盟。
九、教育扶贫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
延安精神是在特定的艰苦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所搞的教育扶贫、信贷助学,倡导的也是自立自强,不靠父母、不靠社会,靠自己贷款去完成学业,靠自己贷款去自主创业,然后靠自己在校社会实践赚钱还款,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成家立业,不花家里一分钱,实现人生自立梦。教育扶贫,信贷助学和学校倡导的自立自强精神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西安华西大学,一所集理、工、管、文为一体的全日制综合大学。自1989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教育扶贫的办学理念,坚持用延安精神推动党的建设和学校的发展,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成为弘扬、传播、实践延安精神的一支有生力量。这支有生力量也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二十年来,无论民办教育的形式如何变化,无论学校的发展遇到什么困难与干扰,无论学校班子怎样调整,华西大学坚持教育扶贫,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信念从未动摇过。
最近,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来华西大学考察延安精神是如何走进大学校园的。西安华西大学又是靠什么在中国民办教育界独树一帜?
用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办学,毫不动摇地坚守教育扶贫的主阵地,把华西大学办成“新时期的抗大”,用华西模式破解中国民办教育扶贫的难题。
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立校,毫不动摇当好教育扶贫的生力军,立身教育安天下,用华西模式不断催生教育扶贫的活力。
用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育人,毫不动摇地打造教育扶贫的主课堂,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用华西模式破解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困境。
用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兴校,毫不动摇地争当教育公平的推动者,帮助有志青年自立创业,用华西模式创新中国传统教育观念。
华西模式下的教育扶贫是一种创新,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全新的思维。